打不死的是自由 论打车软件是是非非
许久之前,招手打车对我来说绝对算是一种奢侈。那个时候我只认为白领一族才可以享受『上下班打车』所带来的乐趣,出租车在她们看来就是一种再正常不过的交通工具。
对于普通工薪一族来说,帝都动不动打车就几十块确实不便宜,如果遭遇堵车,再望着计价器上不断涌动的数字,惊愕的表情下切身的感受到『原来时间就是金钱的真理』。
进入2015年的光景,许多租车,打车软件开始蜂拥而至的推出专车服务,它们以超低廉的价格,舒适的环境,吸引着人们的视线,当用户体验了这些快车专车之后,性价比确实要比普通出租车来的便宜,而且乘坐的环境也要比前者来的舒适。价格上,有的豪华专车(大奔,宝马等)仅比普通出租车贵了10几块钱,而有的租车软件甚至要比普通出租车便宜一半之多,连基本的起步费都没有。
在这种情况下,我经常听到一些传统的出租车司机对专车的抱怨声,“专车丫的那么多,铺天盖地的没人管,每天给他们的生意至少降低了100到200元的幅度”尤其是对一班倒的出租车司机来说,『柴米油盐的生活还要上交份子钱』可谓是生活压力沉重。去年,滴滴和快的打车软件的促销活动非常火爆,令许多工薪族们看到了乘出租上下班出行的愿景。
这些打车软件公司前期的宣传手段比较"低俗",都是大笔砸钱的来招揽用户,比如滴滴和快的的每周五的优惠,大小节日的优惠,优惠幅度之多令人咋舌。而正当用户习惯性的享受在专车座位上瞌睡时,突然他们停止了优惠,外在原因坊间称是钱烧不动了,活动促销完毕了。内在原因,其实是竞争对手太强大了。(具体是什么样的强劲对手,下文会提到。)
再后来两家水火不容的打车软件公司居然合并了,不过庆幸的是,他们仍然收获了许多用户对滴滴快的打车软件的使用习惯,许多使用过的他们软件的用户,已经抛开了传统招手打车的“习俗”,轻松使用智能手机进行下单正成为当下时。
许多出租司机认为这些『专车租车』就是上了岗的黑车,他们不仅抢了正牌出租的活儿,还严重造成了出租车客运市场秩序的混乱,不仅是出租司机这么认为,许多用户也确实担心过乘坐专车的安全性,比如专车的司机信息是否真实登记,外加盟不具备营运条件的司机是否可以剔除等等。
正当滴滴、快的(一号)、易道、神州等等五花八门的专车在国内当道时,打车市场又杀出个美国的Uber(优步),这个在全球运营6年时间,发展56个国家地区的打车软件,优惠幅度更是大为惊人。我曾使用过一段出租车价格在23元左右的距离,而使用了Uber之后仅仅花费了12元,这种惊叹及欣喜程度我想使用过Uber的人是深有体会的。Uber在朋友圈中的人气日渐升高,人们对Uber的喜爱程度,远远超越了前面的几款打车软件,毕竟实惠才是人们所念想的王道。
身不由己,我们知道专车是依靠互联网前行,『而互联网触碰现实生活』,许多事情就变得不再那么简单了。必然会牵扯到一定的经济垄断,而像我之前所提到传统打车方式,在其背后必有一定的国家法律体系支撑。
在一定的时间内,新兴的服务行业与传统的商业规则绝对会引起一定的波澜。尤其是在秋毫之末的中国,必定会遭其封杀,最近新闻看到Uber成都的总部及广州的Uber都已经被停止运营,查处的理由是不安全,不合法,这还能说明什么呢。
非法就要查处?首先我声明对诸多法律并不太明晰,但我查实到我国客运经营许可的条件规则,其中一条便是需要『有健全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』才可以进行正常载客营运。而Uber在中国每个运营的城市从总监到业务服务,仅有3个人的配置,这对于非国家体系之外的个体来说,是绝对无法建立或者做到安全生产的管理制度的,如果没有这种制度那么在中国这就是非法运营。所以这种查处的理由是充分的,也是肯定的,在这种情况下,专车不收钱你爱怎么开怎么拉国家不管,但只要收了钱就是另外一回事了。
有人说Uber需要的是自由,而中国人需要的是Uber,哎个中含义大家自己脑补吧。
文至最后,其实让我产生最大的思考,『倒不是滴滴,快的,易道,神州,Uber能够给予我们真真实实的优惠力度』,而是生活在垄断经济型的效应国度之下,能否让一丝新的希望从诞生到崛起。我认为专车带动了私家车的经济命脉,那么在合格的管理制度之下,为何不能让具备更多条件的私家车参与中来呢,这样既解决了部分劳动者的从业能力,也解决了人们出行选择较为单一的出行方式。当然我所说的,也只是我个人的愿景,其实人们需要的是什么,就是『自由』。■
关注我们
